通常在年初發(fā)布的P系列,今年要到7月29日才會發(fā)布。 華為P50 Pro在發(fā)布之前就注定要吸引大量的關(guān)注和爭論。 在這個評測部分,我們收斂了自己的情緒,避開了迷霧和口水戰(zhàn),盡可能客觀地看待手機本身。
規(guī)格
華為P40、Mate 40和P50系列規(guī)格對比↑
包裝及外觀:環(huán)保有手感
P50系列也是一款環(huán)保手機。 配件包括硅膠手機殼、取卡針,其他的就沒有了。 用于覆蓋手機的塑料薄膜也被半透明的玻璃紙所取代。 只有8488元的典藏版配備了充電頭。
從側(cè)面看,雪白版會呈現(xiàn)淡藍色,迎光會有金粉色的反光。 P50系列采用啞光后蓋,P50 Pro系列采用光面后蓋。 曜金黑(黑金,真機有接近陶瓷后蓋的光澤)、可可茶金(粉)、雪白都是粘指紋的,但是白色后蓋指紋不明顯,是我的最愛配色方案。
“萬象雙環(huán)”攝像頭矩陣,凸起不算高,模組很多。 下潛望式長焦、水平光路、感應(yīng)器主體應(yīng)在閃光燈正下方。
除了底部和頂部多了一個麥克風(fēng)開孔外,華為P50 Pro的所有天線槽和按鍵布局與華為Mate 40 Pro保持一致。 上下邊框是扁平的,所以它可以直立在桌子上。 頂部有一枚紅外線發(fā)射器,電源鍵依舊是紅色點綴。
上排從左到右分別是OPPO Find X3 Pro、vivo X60 Pro+、魅族18 Pro。 下排從左到右分別是小米11至尊紀(jì)念版、華為P50 Pro、華為Mate 40 Pro。 在幾款中間有孔的旗艦中,魅族18 Pro是最小的。 vivo X60 Pro+次之,華為P50 Pro最大。
魅族18 Pro、華為Mate 40 Pro、華為P50 Pro、小米11至尊紀(jì)念版。 底部邊框是華為 P50 Pro 上最窄的。
上排,魅族 18 Pro,華為 Mate 40 Pro,華為 P50 Pro,小米 11 至尊紀(jì)念版(3 個制造商,4 種顏色的白色) 下排,OnePlus 9 Pro,OPPO Find X3 Pro,iPhone 12 Pro Max,vivo X60 Pro+
屏幕:1440Hz PWM,瀑布雙挖再見
華為P50 Pro為6.6英寸120Hz中置打孔曲面屏OLED,2700x1228,450ppi,1440Hz高頻PWM調(diào)光,300Hz觸控采樣。 像素密度介于P40 Pro(2640x1200、441ppi)和Mate 40 Pro(6.76英寸2772x1344、456ppi)之間,卡位明顯卡位。
京東方2in1排列,被譽為女演員“周冬雨”的分辨率更嚴(yán)密:“周冬雨排列”的等效分辨率系數(shù)根據(jù)顯示顏色的不同在0.5-0.795之間變化,平均為0.6。 菱形排列的 Pentile 等效分辨率為 0.795,Detla 為 0.667。
外觀:屏幕底色為洋紅色,色溫偏暖。 出廠默認(rèn)模式不是通常的bright/vivid模式,對應(yīng)原色鏡頭“還原真實”的賣點主題; 亮度:表現(xiàn)還可以,Mate 40 Pro同級,手動全白最大亮度514尼特,自動全白最大亮度764尼特。 沒有普通OLED的“偏顯亮度增加”特性,偏白時只有5-10尼特的亮度波動;
標(biāo)準(zhǔn)模式 sRGB 色彩精度↑
多旗艦屏幕數(shù)據(jù)對比 ↑標(biāo)準(zhǔn)模式(可適配sRGB和P3內(nèi)容):色準(zhǔn)中等。 色溫6331K,97.2%RGB色域,伽瑪值2.21,平均灰階偏差4.2,平均色差2.2,最大6.4。 鮮艷模式:色彩準(zhǔn)確度一般,閉眼可選擇標(biāo)準(zhǔn)模式。 Vivid模式色溫7404K,覆蓋123.3%的sRGB色域,89.3%的P3色域,伽瑪值2.04,平均灰階偏差5,sRGB平均色差4.4,最大7.5。 P3的平均偏色為3.3,最大值為7.5。
華為P50 Pro、Mate 40 Pro、iPhone 12 Pro Max、OnePlus 9 Pro和索尼Xperia 1 III,同亮度下閃屏實拍。 從上到下,相機曝光逐漸減弱。 華為P50 Pro的1440Hz高頻PWM調(diào)光,效果驚人,波動深度明顯降低,舒服! 可惜只有榮耀50系列(更激進的1920Hz)和P50系列有手機OLED高頻PWM,而且都是京東方周冬雨。
華為P50 Pro也保留了類DC調(diào)光的選項,不過本身就是UHF PWM,切換前后區(qū)別并不明顯。
切換調(diào)光模式時,5款手機對應(yīng)的亮度條位置如上圖所示。 華為P50 Pro的開關(guān)位置在亮度滑塊的40%~45%左右,開關(guān)點亮度高于常規(guī)機型。
性能:麒麟是的!
首批上市的華為P50 Pro是麒麟9000,9月還有驍龍888 4G版。 都是老朋友了,我就不多說了。
華為P50 Pro表現(xiàn)一般,其表現(xiàn)接近后來的Mate 40 Pro。 單核CPU不如X1大核的驍龍888,但多核性能和GPU略強。 海思麒麟才是真正的國產(chǎn)之光。
處理器性能:
顯卡性能:
閃存性能(驍龍平臺的加密速度限制,麒麟平臺的閃存性能明顯更好):
系統(tǒng):120Hz鴻蒙
負一屏、桌面、搜索欄
通知欄、控制中心、多任務(wù)處理
華為P50 Pro預(yù)裝鴻蒙OS 2.0,120Hz鴻蒙。 B站、微博、貼吧等日常應(yīng)用大部分不會鎖幀,日常跟帖流暢,動畫流暢。 沒有雙挖孔屏,也少了Mate 40 Pro的3D人臉解鎖,但常亮的屏幕時鐘在人臉識別時也能動,靈敏度和角度范圍都非常接近。 熟悉的味道,喜歡。
一些老的APP會提示SDK版本太低,但實際上是可以運行的。 無需擔(dān)心應(yīng)用程序兼容性。 除了海外應(yīng)用需要谷歌框架外,幾乎所有的國內(nèi)應(yīng)用都可以正常運行。 鴻蒙系統(tǒng)走的是簡單明了的路線,功能很少。 基本涵蓋了通話錄音、騷擾攔截、后臺鎖定、通知欄網(wǎng)速等基本需求。 但是,多任務(wù)界面看不到剩余內(nèi)存、多任務(wù)卡或桌面。 進入應(yīng)用信息頁面,有些玩家會不習(xí)慣。 同時,我們也不得不譴責(zé)“左側(cè)滑動通知欄,右側(cè)滑動控制中心,無法左右滑動”的類iPhone設(shè)計。 現(xiàn)代手機本身就很大,通知欄很難夠到。 這個設(shè)計不好,很糟糕。 希望后期能提供傳統(tǒng)的通知欄樣式,解決“下拉搜索欄總是慢半拍”等小問題。 令人驚喜的是,同樣是麒麟9000+8GB內(nèi)存+鴻蒙,華為P50 Pro的背景留存效果比Mate 40 Pro好很多。 同時打開和平精英和3個小應(yīng)用。 Mate 40 Pro拍了5、6張照片后游戲要重新加載(iOS和MIUI類似),但華為P50 Pro依然可以保留游戲背景。 華為P50 Pro流暢,但不是一流的流暢。 卡住8GB內(nèi)存的物理極限。 就算虛擬內(nèi)存比其他廠商的智能多了,但畢竟是跑在閃存上的。 在連續(xù)打開多個應(yīng)用等少數(shù)情況下,與12GB內(nèi)存的國產(chǎn)旗艦還是有差距的。
4G與5G:差距就是差距
華為P50 Pro、Mate 40 Pro和小米11 Ultra連續(xù)速度對比。 深圳南山同一地點,同一張電信卡:
Mate 40 Pro(最后三個測試的是“葵涌”,也就是香港葵涌的服務(wù)器)
小米11至尊紀(jì)念版,6次測試均在香港葵涌服務(wù)器
對于華為P50 Pro來說,這6次是香港葵涌服務(wù)器信號影響因素太多造成的。 同一部手機多次測速也是玄學(xué),但4G和5G的差距太大了。 測試點峰值相差6倍左右:之前被制裁了,不過Mate 40 Pro也是5G的,只是P50系列只剩下4G版本了。 不知道是不是供應(yīng)驍龍888的交換條件? 還是5G周邊的射頻芯片和天線因為制裁缺貨? 但可以確認(rèn)的是,后期破解5G的幾率并不高。 盡管5G還沒有滿血,但4G和5G的差距已經(jīng)很明顯了。 在大城市的一些區(qū)域,“4G動不了,5G秒出來”。 隨著5G的推進,差距應(yīng)該還會繼續(xù)拉大。 但是4G和5G會長期共存,不會像2G和3G一樣被淘汰。 4G不要太樂觀,但也不要太擔(dān)心。
照片:計算光學(xué)+很實用的長焦
華為P50 Pro的攝像頭模組發(fā)生了重大變化。 綜上所述,主攝和超廣角規(guī)格弱化,長焦更強,還加入了一個非常夸張的4000W黑白副攝。 原因眾說紛紜,一時糊涂。 如果是禁令,IMX700就沒了,那為什么還有傳聞中的IMX766y呢?
PS:測試時的固件版本為2.0.0.165P50,主推原色還原和計算攝影,同時“通過了解鏡頭特性來逆向丟失的細節(jié)”(為此鏡頭訓(xùn)練了一套機器學(xué)習(xí)算法模塊,然后給所有機器使用?),一邊是類似谷歌的HDR+,經(jīng)過多次短曝光后,合成多幀(傳統(tǒng)的HDR是長短曝光的結(jié)合),和天文攝影類似的“幸運光學(xué)”是用于降噪。 取景體驗:華為P50 Pro其實和Mate 40 Pro差不多,只是取景框的銳化沒有那么嚴(yán)重,對比度也沒有刻意拉高,沖擊感沒有那么強烈,畫面更自然真實。 長焦高倍放大時,點擊目標(biāo)跟隨對焦,取景器也可以跟隨目標(biāo)自行移動,有趣! 大疆直呼專家。 另外,長焦取景器的穩(wěn)定性不如Mate 40 Pro,4K 60FPS視頻錄制存在卡頓bug。 當(dāng)前固件(2.0.0.165固件已升級)放大10倍像游艇,成片率低。 白天光線不是很好的時候,出片率和iPhone在暗光場景下差不多,需要用力才能穩(wěn)住畫面。 但畢竟是測試機,固件還不完善。 以后應(yīng)該會有改進的,就不用再展開了。
快門和成片:也接近Mate 40系列。 主攝連拍流暢舒適。 拍完一張照片,要等一會兒才能看到成品片。 這是現(xiàn)代旗艦的常態(tài),無可厚非。 不過副攝像頭的CD時間太長(“釋放技能后的冷卻時間”),沒有提示的處理過程是華為的老習(xí)慣。 Mate 40 Pro要等超廣角成像,而華為P50 Pro要等長焦。 連續(xù)點擊兩次長焦快門后,每次釋放快門后需要1、2秒才能再次響應(yīng)操作。 這是國產(chǎn)旗艦的通病。 不過,華為并沒有慣用的“轉(zhuǎn)圈圈”提示。 用戶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再次按下快門,只能一直點擊等待@! ¥#@#¥%! #@%#¥%,體驗極差,依舊是安卓/鴻蒙陣營底層的副攝拍攝體驗,非常影響抓拍,基本告別連拍。 希望正式版固件能解決這個老問題。
涵蓋黑白副攝、主攝和超廣角
我們最感興趣的是擋住黑白副攝前后的3.5倍和10倍變焦。 其實這強大的黑白副攝像頭會有什么用處和效果。 弱光場景下,擋住黑白副攝對主攝和超廣角沒有影響,但可能會導(dǎo)致3.5倍變焦時長焦頭無法觸發(fā),略有差異放大 10 倍。 實際拍攝方面,主要是驚嘆華為的算法水平。 雖然有 AI 細節(jié),寫實 DLSS 的味道。 1/1.56英寸的CMOS,取景器的寬容度和暗光下的畫面亮度居然接近IMX700,簡直離譜。 甚至可以和Mate 40 Pro、小米11 Ultra、iPhone 12 Pro Max等頂級旗艦來回玩。 對于這樣的算法,安卓陣營除了谷歌外沒有對手。 其他媒體老師說的“白平衡極準(zhǔn)”,其實沒什么感覺。 總結(jié)就是主攝性能強勁,超長焦很實用,超廣角之后(當(dāng)然拿下iPhone毫無懸念)。 4臺相機的詳細照片對比即將完成,先放幾張樣張,不贅述。
超廣角
主攝像頭
超廣角
主攝像頭
“3.5 倍變焦”
“5 倍變焦”
“10 倍變焦”(在低光下非常強大)
超廣角(白平衡和高光抑制不如Mate 40 Pro的超廣角)
主攝(依舊是最強的高光壓制)
超廣角(眩光控制一般,注意右上角的光暈和邊緣分辨率)
主攝像頭
續(xù)航&加熱&充電
華為P50 Pro的4360mAh電池比P40 Pro(4200mAh)大,略小于Mate 40 Pro(4400mAh)。 對于4G手機來說,綽綽有余。 《和平精英》30分鐘(HDR高清+極限幀率+抗鋸齒)、嗶哩嗶哩1080P視頻播放30分鐘、微博短視頻30分鐘、Wi-Fi和5G上網(wǎng)30分鐘,共計2.5小時續(xù)航 經(jīng)過測試,剩余電量為68%,與Mate 40 Pro持平。 華為P50 Pro在游戲環(huán)節(jié)的省電表現(xiàn)出奇的好(Mate 40 Pro現(xiàn)場有黑色問號),網(wǎng)頁、視頻等子項目的功耗也不低,整體水平在旗艦的中上游。
室溫24.1度,GPU GFLOPS單烤GPU和雙烤GPU穩(wěn)定功耗在5.5W到6W左右,“真人”時間約6分鐘。
單烤GPU峰值7.8W,高位持續(xù)30秒; 6.2-5.6W持續(xù)310秒; 然后在2W和5.9W之間來回跳躍,每次持續(xù)1分鐘左右。
和平精英20分鐘↑
GPU GFLOPS,GPU單烤6分鐘 ↑華為P50 Pro控溫嚴(yán)格,熱控性能出色。 《和平精英》HDR高清+極限幀率+抗鋸齒+陰影,20分鐘后:相同溫度下,驍龍778G榮耀50前后分別為41.5和38.8度,天璣1200 K40游戲增強版是43.3和43.7度比較激進的驍龍888機型輕松47-49度,麒麟yyds!
華為P50 Pro 90幀《和平精英》,30分鐘平均幀率為89.2↑
旗艦級碎紙機“原神”將畫質(zhì)推上了巔峰,“冰麒麟”用時不到60分鐘,溫度也跑到47度以上。 可以預(yù)見,即使2021年結(jié)束,也沒有一款手機能夠裸機征服元神。
華為P50 Pro支持66W有線+50W無線快充,規(guī)格與Mate 40 Pro一致,實際充電速度略慢。 在國外品牌面前屬于頂級水平,在國內(nèi)旗艦中處于中下水平。 實際1%到100%充電,前15分鐘,66W頭(峰值60W)明顯快于40W頭(峰值35W),差距在5%和6%之間,但之后差距縮小,充滿時間和40W頭Flat一樣(又當(dāng)場黑問號)。 用PD充電峰值約為13.4W,用小米80W無線充電底座充電峰值為10W(只能橫排)。
背景資料:華為/榮耀的66W私有協(xié)議,Mate 40系列和榮耀50系列等少數(shù)機型在用,充電頭兼容SCP和FCP,華為和榮耀商城售價199元(貨源不穩(wěn)定,經(jīng)常缺貨)華為榮耀6客觀評測,66W氮化鎵多口快充頭399元(一直有貨),華為50W超級快充立式無線充電器329元(不帶充電頭),帶充電的無線充套裝人頭是479元。 網(wǎng)友提問(只問網(wǎng)友,不問我):發(fā)布會說制裁影響充電頭,那么商城199元和399元的充電頭是不是繞過了制裁? 綜上所述,華為老用戶可以繼續(xù)使用40W/55W快充頭。 如果沒有華為SCP快充頭,可以考慮老款40W快充頭,速度差可以接受。
總結(jié)
華為P50 Pro沒有無與倫比的硬件。 好在之前積累了很多算法,成功實現(xiàn)了各大廠商的頑固。 它和Mate 40 Pro 4G的區(qū)別集中在外觀、屏幕和攝像頭上,周邊配置幾乎一致。 說白了就是看手感和相機的焦距重要:P50 Pro的1440Hz PWM中置挖孔屏,雖然周冬雨比較護眼,120Hz,非雙挖瀑布屏,感覺更好,更薄。 主攝略有不同,超廣角減弱,長焦更實用。 有人調(diào)侃稱,P50 Pro發(fā)布后,成功取代iPhone 11(3899元起),成為在售最強4G手機。 但是之前最強的4G手機居然是Mate 40 Pro 4G。 其實華為P50 Pro基本維持了P40 Pro的定價,8+512貴了100,還有一個額外的12G內(nèi)存版本。 8+128版5988元,8+256版6488元,8+512版7488元,12+512版7988元。 定價看起來比Mate 40 Pro 4G便宜,8+128版6099元起,但后者的官網(wǎng)版是帶充電頭的。 P系列從來都不是Mate系列的換代機型,P50 Pro也不是Mate 40 Pro 4G的“換代產(chǎn)品”,而是同級別的其他選擇。 上面有5G版的Mate 40 Pro(6499起)。 對于一些用戶來說,Mate 40 Pro 將永遠存在。 Q:有沒有和Mate 40 Pro一樣好但更便宜的華為手機? 你有什么建議? 答:二手Mate 40 Pro。
嘟
討論P50系列的價格,首先要明白有禁令,P50不能批量銷售。 不賣量的車型沒必要壓低價格和定位。 本來有兩種選擇:
華為的選擇,現(xiàn)在大家都知道了。 價格是廠家的選擇,評論是用戶的自由,雙方都沒有錯。 大家關(guān)心的不是拆充電頭,也不是“拆充電頭,賣充電頭”的操作,而是說充電頭受到影響,但充電頭還在賣。 單獨賣不受影響嗎? 弟子:從人的飲食可以看出什么? 答:你可以判斷食物好不好。 即使華為的忠誠度飆升,可以做到人均4年更換周期(很多高端用戶1-2年更換一次),年流失率依然高達25%。 如果大家換手機快點,可能3年就清零了。 所以華為才有如此強烈的求生欲,拿出官方更換存儲和后蓋服務(wù)。 弟子:從人的飲食可以看出什么? A:你看他有多餓。 如果長期不解禁華為榮耀6客觀評測,體積問題得不到解決,即使未來有P50 Pro+和Mate 50系列的IMX800,華為的存量也會快速下滑。
手握大量5G專利的華為卻卡在了4G上。 太可惜了,這是技術(shù)封鎖,而且是“大聲疾呼”的技術(shù)封鎖。 知道王者怎么當(dāng)家作主,今天能搞華為,明天就能搞其他廠商。 這是一把一直懸在我們頭上的利劍。 華為本可以憑借5G專利反擊,但這極有可能招致反彈,雪上加霜。 面對GDP占中國200%的經(jīng)濟體,一時求快毫無意義。 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,其他的都是后話。 由于歷史和習(xí)慣,不要在每個與華為相關(guān)的評論區(qū)向下滾動太多。 祝大家有個好心情。 對線雙方的初衷都是好的,都是站在自己正義的立場上。 一方想幫助陷入困境的廠商,另一方希望大家不要被淹死,但雙方不能一起商量,“你這個癥狀多久了?” 和“將第二張床的劑量加倍”。 果然,“人間的悲歡離合,我只覺得是吵鬧”。 廠家做的不好的地方,可以實事求是地批評,也可以不支持,但沒必要詆毀。 對于一個陷入困境的廠商來說,不參與爭吵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。最后,作為玩家,我們還是希望華為能活下去。 我們希望是消費者的錢包決定廠商的生死,而不是太平洋彼岸的君主:廠商被用戶噴,廠商被君主難過也沒關(guān)系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