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邊的小孩,十個有九個都是不好好吃飯的,剩下的一個,就成為其他父母羨慕的對象。一邊說這自己的孩子這么不喜歡吃飯,一邊一勺一勺地追趕著喂飯。其實這樣的孩子不愛吃飯都是父母所慣出來的。
小侄子每次來家里的時候,都需要他的媽媽喂飯。但是又一次她媽媽臨時有事不在的時候,他卻能夠很乖地自己吃飯,讓周圍的人都看傻了眼。當(dāng)父母不在的時候,孩子的獨立性和積極性才會被激發(fā)出來。
對于大人來說,吃飯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,有時候肚子不是很餓,出于習(xí)慣還是會進(jìn)食。但是對于孩子來說,吃飯是一件麻煩的事情。好在父母都會不厭其煩地喂飯,孩子根本不用手,可以變吃飯邊玩,甚至可以看上一段動畫。吃飯成為一件累贅、附屬的事情。孩子當(dāng)然不想自己吃。當(dāng)父母求著吼著,用各種東西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吃飯,就更會讓孩子覺得吃飯是父母覺得重要的事情,而不是自己需要的事情。
此時父母所需要做的其實是為孩子吃飯增加儀式感。儀式感可以讓吃飯成為一件規(guī)律、愉悅的事情,當(dāng)父母搬好孩子的專用小板凳,就說明進(jìn)餐時間到了,孩子必須放下手頭的玩具,加入到餐桌上來一起吃飯。也許剛開始孩子會有所地方不愿意聽從父母的話,可以在時間上進(jìn)行調(diào)控,讓孩子無法完成自己的晚餐而感到有所后悔。吸取教訓(xùn)之后的孩子會更加珍惜吃飯時間。
除此之外,也可能是孩子真的不餓,所以每次吃飯都像硬塞一樣困難。這就需要父母減少孩子每一餐的分量,特別是小零食,多帶孩子進(jìn)行活動和鍛煉。孩子有饑餓感,吃起飯來當(dāng)然會更香。
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。